|
 |
忽略專利/代工廠「茅山道士」 只能歹活一陣 |
2012-12-06 |
|
【聯合報╱記者姜兆宇/台北報導】
2012.12.06 02:58 am
當台灣從科技島淪為代工島,台大財務副校長、國企系教授湯明哲昨天直言,只能再「歹活一陣子」;下一階段,台灣應向世界輸出服務業,成為「服務加值島」。
湯明哲說,長期以來,科技業花大錢購買專利,提升的附加價值卻非常有限,代工廠長期頂著高科技光環,日夜趕工,如今只能「茅山道士(毛三到四)」(毛利率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四)。
「生產最難的階段是專利。」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分析,台灣以科技業為主軸,研發能力很強,卻無法將專利「市場化」、「品牌化」;這背後牽涉了市場行銷與策略,除了科技人才,須設法整合管理、文化藝術的人文人才。
湯明哲說,台灣擁有許多服務業品牌,包括鼎泰豐、85度C、王品等,已經成功進軍世界;而包括有毒物質追蹤、垃圾不落地等看似尋常的服務,其實都有輸出的價值。
吳中書也指出,台灣長期低估「服務的價值」,以會計、法律來說,收費都比大陸、香港低廉;倘若能扭轉觀念,結合服務業與科技業,打造台灣的品牌價值,台灣至少能拚贏「欠缺製造業」的新加坡、香港。
中研院院士胡正明建議,政府可選擇先進企業,重金投入;湯明哲分析,過去包括台積電、世界先進等半導體廠,都曾獲得政府開發基金挹注,獲利驚人,但十年前提出的產業發展計畫「兩兆雙星」,卻換來「兩兆傷心」(DRAM和LCD),現階段政府能為產業創造什麼有利條件?令人存疑。
新聞引據:【2012/12/06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 |
|
 |
|